本文根据圭华智能科技项目总监 邓超在2025年玻璃基板TGV产业链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,仅供传递行业信息。

在本次论坛上邓超总监围绕高精度玻璃通孔加工、表面质量控制、智能闭环检测三大核心方向展开,展现了企业在玻璃微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与未来布局。

一、激光辅助混合刻蚀技术介绍

1. 高深径比玻璃通孔突破

a. 最小孔径实现了最小孔径1.5um玻璃通孔制备。

b. 最大深径比实现了200:1深径比的玻璃通孔制备。

2. 盲孔加工能力突破

a. 深度可控性:盲孔深度可根据玻璃厚度灵活调节,范围覆盖10%-90%,满足多样化的工业需求。

b. 多工艺集成:在同一玻璃基板上实现不同深度的盲孔加工,凸显工艺控制的超高精度(如510×515mm面板级产品的成功案例)。

3. 大尺寸面板量产潜力

a. 当前最大加工尺寸已达731×920mm

4. 表面光洁度行业领先

a. AF35G产品测试,原始玻璃表面粗糙度(Ra值)仅零点几微米;激光加工后,槽面粗糙度稳定≤1微米,光洁度测评值<150(基于内部标准),显著优于传统蚀刻工艺。

5. 技术稳定性关键要素

a. 一致性保障:激光能量与光学系统稳定性直接影响孔径与光洁度表现。

b. 效率与成本平衡:设备与化学药剂的可靠性决定量产良率,而激光器与运动平台的同步控制能力是提升加工效率的核心。

二、AOI检测设备技术亮点

1. 高精度定位与数据分析

a. 采用同步位置触发技术,通过相机精准捕捉图像,对比工程文件实时计算孔径、数量及位置偏差(精度达微米级),生成可视化报告(含孔径分布热力图、偏差柱状图)。

2. 智能反馈与制程优化

a. 闭环控制:检测数据实时反哺激光设备,自动修正位置精度偏差,实现“检测-修正-再加工”的全流程自动化。

b. 数据追溯:所有检测图像与文档自动存档,支持历史数据调阅与生产问题溯源。

3. 多维检测能力拓展

a. 集成厚度与TTV(总厚度偏差)检测模块,通过点光谱扫描生成3D表面形貌图,直观呈现玻璃均匀性,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。

b. 报告输出涵盖不良点统计(大小异常、位置偏移、外观缺陷)及定位原图,助力快速定位问题源头。

三、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

尽管技术已取得显著突破,团队仍聚焦三大升级方向:

1. 激光器原理创新:探索新型激光控制逻辑,突破现有能量输出限制。

2. 设备性能优化:提升运动平台精度与抗振性,减少机械因素导致的孔位偏差。

3. 产能飞跃计划:通过激光-刻蚀协同效率提升,目标实现产能翻倍式增长,满足大规模量产需求。

总结本次论坛演讲,圭华智能展示了企业在激光微加工与AOI检测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,强调工艺灵活性与质量控制的闭环管理,同时明确未来需突破效率与稳定性瓶颈以实现规模化提升。潜在客户可关注其大尺寸样品展示与实地考察邀请,以进一步评估技术细节。

END

艾邦建有玻璃基板与TGV技术交流群,可以加强产业链的合作,促成各企业的需求对接,同时您也可以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玻璃基板及TGV技术的前沿动态,共享资源,交流经验,欢迎您的加入。

 

活动推荐一:第二届玻璃基板TGV产业链高峰论坛(8月26-27日 深圳)

活动推荐二:2025年第四届功率半导体产业论坛(6月13日 苏州)
阅读原文即可报名玻璃基板论坛

我们诚邀您加入“玻璃基板与TGV技术交流群”,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玻璃基板及TGV技术的前沿动态,共享资源,交流经验。在这里,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技术革新信息,深入解析行业趋势,与行业领袖面对面交流,共同推动技术革新,探索无限商机。

作者 808, 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