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7日,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信息显示,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山西烁科”)8亿元增资项目于11月13日成交,国调二期协同发展基金(以下简称“国调二期基金”)等三家资本入股这家山西半导体龙头企业。
山西烁科是山西第三代半导体产业“链主”企业,也是央企助力山西打造的重点新兴产业项目。今年8月,国调二期基金子基金落地太原,重点关注战略新兴产业及央企在晋存量项目,此次对山西烁科的增资,或是其持续加码山西的良好开端。
01、山西烁科获三家央企入股
此次山西烁科的投资方都颇有实力,有两家为国家级基金,1家为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。
其中,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军民融合基金二期”)是出资额最大的一方,出资5亿元获得山西烁科8.6207%股权;国调二期基金出资2亿元,获得山西烁科3.4483%股权;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建信投资”)出资1亿元,获得山西烁科1.7241%股权。

此次领投的军民融合基金二期注册资本高达596亿元,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,主要以私募基金开展股权投资、投资管理、资产管理等业务。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共三期,总规模1500亿元。业务围绕军民融合相关产业投资布局,推动军工科技成果转化,促进军工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发展,助力军工集团转型升级,加强军民深度融合,服务国家战略任务实施。
而参投山西烁科的国调二期与山西渊源颇深,2023年7月,中国诚通集团联合山西省等地方政府,中国海油、中粮集团、中国中车等多家央企共同组建了国调二期基金,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。
其中,山西潞安化工集团、山西焦煤集团、晋能控股等6家山西省属国企合计出资100亿元(实缴40亿元),总计持有国调二期基金公司31.746%股权。
山西烁科的第三位新股东建信投资也来头不小,是央企中国建设银行的全资子公司。截至今年8月,建信投资累计股权业务落地金额近5000亿元,近三年科技领域投资占比超过60%,聚焦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,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。

据了解,山西烁科于今年7月在北京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增资项目,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13.8%,彼时山西烁科恰有一大型项目开工。仅时隔四个月,山西烁科就成功招募三位“国家队”股东,融资8亿元。
02、山西半导体“链主”企业
山西烁科成立于2018年10月,是国内从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生产和研发的领军企业,在国内率先完成4、6、8、12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技术攻关,同时也是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电科集团”)“十二大创新平台”之一。
2018年,山西省政府与中电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,拟通过吸引上游企业,形成产业聚集效应,完善三代半导体产业生态链,建成国内最大的碳化硅材料供应基地。山西烁科正是这年10月注册成立,可以说该公司是山西省与中电科集团合作成果之一。

天眼查显示,山西烁科前两大股东均为中电科集团旗下公司,此次增资完成后,山西烁科的控股股东仍为中电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。
山西烁科近年来成长迅速,2019年4月,山西烁科碳化硅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开工;2022年5月,被评为山西省首批20家“链主”企业,山西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。
7月30日,山西烁科年产100万毫米碳化硅单晶项目在山西综改区启动。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7亿元,达产后将新增年产6-8英寸碳化硅单晶100万毫米的能力,实现年产200万片碳化硅。同月,山西烁科还成功入围山西省2025年度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,是山西半导体行业唯一入围的企业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8月,国调二期基金旗下的国调(太原)产业投资基金正式签约太原。国调(太原)产业投资基金将聚焦电子信息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六大核心产业,推动央企在晋项目,支持相关产业链初创企业成长。彼时,晋融社便推测山西烁科或有望从中收益。
国调二期基金等对山西烁科的增资,将加快山西烁科半导体产业化的推进,巩固行业领军地位。同时,也可助力山西加快培育本土科创板上市。山西烁科若能成功上市,本轮央企注入资金亦有望实现增值。此次多家国家级产业基金对山西半导体产业的关注,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。

